大田传媒|资讯中心

科乐收农业机械贸易(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广告
江苏玖顺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广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机资讯网 > 技术 > 要闻 > 关于印发《2025年“三秋”水稻、玉米、大豆减灾减损和小麦提单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2025年“三秋”水稻、玉米、大豆减灾减损和小麦提单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9-12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内容字号:

三、深化耕层、精细整地

秋季深耕整地,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保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并有效提高下季作物的播种质量,提升作物产量。不同地区应根据气候、土壤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高产高效机械化耕作模式,并配套先进适用机具装备,尽早做好秋耕秋播准备工作。

(一)耕作模式选择

1.北方一熟区

风沙干旱区应优先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按照“多覆盖、少动土”的保护性耕作要求,做好秋季秸秆处理和田间留存,因地制宜选用秸秆整秆、切段、粉碎等覆盖还田方式,并按照大量、部分、少量等比例合理确定秸秆还田量,必要时,可选用秸秆大量覆盖还田条带耕作方式,提前做好播种带处理;一般2—3年深翻或深松一次,形成“一翻两免”、“一松两免”等方式。

气候冷凉、土壤板结、潮湿黏重等不适宜保护性耕作地块,宜充分利用农时开展“秋整地”,科学选用深松、翻地、旋耕、耙地、起垄等耕整地技术,抢农时,增积温,尽早达到待播状态,并建立“土壤水库”,有效接纳冬季降水,增强蓄水保墒能力。

2.黄淮海两熟区

应根据土壤情况,及时开展耕整地作业,科学合理选择搭配翻耕、深松、旋耕、耙耕等耕整地技术,切实提升种床质量,为小麦等作物高质量播种创造良好条件,并探索建立轮耕技术模式,逐步实现耕层深化,如第一年采取深翻+耙地方式,第二年采取旋(免)耕方式,第三年采取深松+耙地方式,第四年采取旋(免)耕方式,第五年再轮转到第一年方式。应避免连续应用旋耕等单一方式,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破坏、耕层变浅等不良后果。

3.其他地区

可参照黄淮海两熟区建立合理的轮耕方式,如“一翻两旋”等。

文章关键词: 三秋 农机 提单产 意见
如本文内容涉及版权或真实性问题,请与本站编辑部(tougao@nongji360.com)联络。
新闻热线:010-62278600/62276900。责任编辑:孙雪珍。
大田农社
大田传媒 大田电商 大田金融 大田保险 大田物联 大田信息
大田传媒旗下
农机360网 精耕杯 配洽会 市场研究
大田旗下网站
农机360网 农机O2O商城 普惠三农
帮助中心
帮你选购 帮你贷款 帮你维权 注册登录
关于大田
关于我们 农机生态服务 农业生态服务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用户指南
  • 客服QQ
    1716904881
  • 企业邮箱
    service@nongji360.com
  • 服务热线
    4008-3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