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麦高质量播种
小麦高质量播种是确保小麦全生育期稳健生长、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的出苗、分蘖、抗逆性能、最终产量及其品质。应从选择适用机具、适宜品种、作业状态调整、提升机手操作技能等方面入手,提升播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的机械化支撑。
(一)选择适用机具
小麦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方式,宜选用驱动耙复式条播机等复式多功能作业机械,一次性完成整地、播种等多个环节,减少进地次数,提高作业效率。宜选用具备播前播后二次镇压功能的播种机,建立良好的种床并保证小麦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促进小麦均匀健壮生长,实现单产水平提升。
(二)选择适宜品种
旱地小麦应选择抗旱节水、抗干热风高产稳产品种;稻茬小麦选择抗冻耐渍、抗穂发芽、抗赤霉病高产稳产品种。因地制宜选择强筋、中筋、弱筋高产优质专用品种。
应选用合格的商品种,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含水率等均应符合GB 4404.1-2024《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技术要求,并采用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进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种子处理和播种质量。
(三)科学布置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
从各地应用案例来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可参考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根据水源杂质配置过滤系统,河、湖、塘、堰等地表水源推荐使用砂石+网式(或叠片)过滤组合;井水水源可使用离心+网式(叠片)过滤组合。施肥设备根据灌溉系统规模大小等选择,推荐使用压差式施肥罐,管理水平较高地区可选择水肥一体机,设备安装及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肥液倒流。加强田间管网设计,一般以PE管或编织软带作为田间干支管网,配套专用管件。滴灌带连接支管,可选用预制孔软带;投资较高的灌溉系统可选择PE、PVC等硬质管道,地埋铺设,提高使用年限。合理选择滴灌带,铺设方式为地表或浅埋铺设,采用播种铺管一体化机械进行铺设。
(四)播种作业
作业季节开始前,应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作业性能正常。作业前应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及机型特点,调整播种机的行距、播深、播种量,调整后实测并进行校正,保证设定参数符合当地种植要求。
播种作业前,应提前查看地块,标记水井、电杆拉线、树桩等障碍物,科学规划路线,可采取梭形播法、套播法、向心播法和离心播法。播种机应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保持直线作业,设置导航线,按照使用说明进行调试,作业精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作业。作业时应规范驾驶操作,应尽量保持匀速直线行驶,避免急加速或急减速;作业过程中严禁倒车,转弯时应停止播种作业。播种时或播种后,应适度镇压土壤,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减轻冷害影响。
播种作业结束后,应及时维护保养,检查秸秆处理装置、排种(肥)开沟器等易损部件磨损程度,磨损较大时,应及时更换,避免后续作业质量降低。
(五)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人员应经培训,熟悉动力机械、播种机等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拖拉机悬挂农具应用安全销固定,提升农具时下方禁止站立人员。播种机启动前确认机具附近无人员,调整播深时切断动力。侧深施肥装置作业时,需先检查肥料箱的密封情况,确保箱盖闭合严密、密封圈无老化破损,避免化肥泄漏腐蚀机械部件或造成农田污染,同时保证施肥量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