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机具调整调试
1.翻转犁
(1)犁铧入土角度调整。可通过调整犁的牵引点高度或调节悬挂装置上的限位链长度等调整犁铧的入土角度。调整时,可将犁降下,在接近地面时根据犁铧与地面夹角进行调整。
(2)耕深调整。对于配备限深轮的翻转犁,可通过调整限深轮的高度来控制耕深。对于未配备限深轮的翻转犁,可通过调节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下拉杆长度来调整翻转犁的耕深。在深翻作业时,根据犁体的入土深度和作业情况进行调整。
2.深松机
(1)深松铲入土角度调整。可通过调节拖拉机的悬挂上拉杆来确定深松铲入土的角度,悬挂上拉杆提的越高,入土的角度就越小。作业时,深松机的机架应保持地面平行,可通过调整拖拉机的提升杆实现机架左右水平,通过调整深松铲的角度实现机架前后水平。可通过调整调节板的长短来调整镇压和碎土程度。
(2)深松深度调整。深松机挂接后,应确保旋转手柄能够正常并水平着地,可通过调节旋转手柄实现深松铲整齐入土;通过调整横梁与地面的距离调整深松深度,距离越短深松深度越大,深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调节深松机的水平螺栓突出高度,保证深松机的水平。
3.圆盘耙
(1)碎土性能调整。可通过适当减小耙片间距增强碎土效果,但耙片间距过小易造成堵塞。有动力驱动的圆盘耙,可通过圆盘转速调整碎土性能,转速越高碎土能力越强,调整时应综合考虑到动力消耗和机器的承受能力。
(2)耙深调整。可通过配重调整耙深,配重增加,入土深度增加。也可通过耙片偏角调整耙深,增大耙片偏角,入土深度增加,碎土能力增强。
4.驱动耙
(1)耙齿检查。作业前,应检查耙齿的磨损情况,若耙齿有明显磨损,或调整后作业深度仍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更换新的耙齿。
(2)耙深调整。耙深主要通过镇压辊来控制,可通过调整耙体与镇压辊之间销轴的上下位置,改变镇压辊的高度来控制耙地深度。调整时,应边调整边观察耙深变化。